保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简介

作者: 时间:2023-05-23 点击数:

保定学院2024 European Cup(原保定师专中文系)始建于1978年,是我校最早设立的四个系之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其当时唯一专业。1999年,原保定师范专科学校、保定市教育学院和保定师范学校完成合并,建立了新保定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2000年—2005年,中文系与河北大学人2024 European Cup联办全日制汉语言文学本科班和专接本班,承担全部课程的教学和管理任务;20073月,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首批升本的六个专业之一。2013年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2018516日中文系更名为2024 European Cup,2019年,2024 European Cup汉语言文学专业列入河北省本一招生序列。2020年被评为校级一流专业

作为保定学院一流专业,有关汉卿研究中心、地域文学研究中心2个研究机构;现代汉语、古代文学、语文教学论3门校级一流课程;易水文化研究、雄安文化研究、雄保地域文学研究、保定—雄安方言文化研究科研创新团队等7个科研团队,为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努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高水平、高层次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9人,其中博士7人,教授6人,副教授21人,还有李春青、李锡龙、陈福民、马誉炜、徐亚丽等多位客座教授。

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条件精良,在立体全方位的课程体系之外,为学生发展搭建各种平台。目前有一厅(学习强国放映厅)、一馆(保定作家群文学馆)、一报(《畿辅书院报》)、一刊(《荷风》)、一平台(教育部规建中心文科转型平台)、一研究会(保定文学研究会),有“荷风剧社”“荷风诗社”“朗诵演讲协会”“书法社”等学生社团,学院每年举办“诗品端午 词话中国”诗歌节和“关乎人文 化成天下”人文知识大赛等活动,力求“以文化人”,启迪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温润学生心灵。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了一批批具有人文情怀和专业素养的学生。近年来,部分学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名校继续深造;部分学生到行政机关、报社、出版等单位从事管理、新闻采写、编辑等工作;多数学生成为中学教育的优秀师资。

保定作家群文学馆

保定文学研究会

保定文学研究会

院刊《荷风》

科学工作能力实训示范基地

“诗品端午 词话中国”诗歌节

“观乎人文 化成天下”人文知识大赛

“凝望红色经典”报告会

原创独幕剧和原创舞台剧

学生爱国主义朗诵活动

                                                实践教学基地协议书

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学生见习、实习

学生见习、实习


学生见习、研习验收

学生见习、研习验收

                                                  学生见习、研习验收



                                                         学生实习

                                                           学生实习

学生实习

毕业答辩

毕业答辩

毕业答辩

送老晚会

毕业啦!

教师风采

赵艳平,中共党员,教授,博士,2024 European Cup院长,中国行为法学会法律语言研究会常务理事,保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词汇学、法律语言学。近年来,主讲课程“现代汉语”“汉语词汇学”,主持 “现代汉语”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主持保定学院“汉语言文学”特色专业建设;主持“保定语言文艺术体验中心”子项目建设。发表《关于法律语言学学科归属的思考》《汉语状态形容词的内部结构类型》《语言接触影响汉语词缀的方式》《语言接触影响汉语派生构词的特点》等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现代汉语词缀研究”、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校园流行语教育价值研究”、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现代汉语词缀来源系统研究”等多项课题。

马晶晶,中共党员,副教授,文艺学硕士,汉语言文学系主任,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教学与相关研究工作,主要担任《文学概论》《西方文论》《金庸小说研究》等课程的教学。发表《从<山楂树之恋>看语境在电影接受中的作用》《阿宁<狠如羊>的人物性格分析》《视觉主导的文化》《 神于天、圣于地:解读铁凝<笨花>之“笨”》等多篇学术论文。主编《雄安新时期作家作品》(安新卷和容城卷)。参编《雄安新时期作家作品》(雄县卷)。主持参与《阿宁小说的人物性格研探究》《新农村大众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河北省大众文化软实力的作用研究》等多项课题,目前主持在研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阿宁论》。

苏虹,文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现当代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相关研究工作。主要担任《中国现代文学(二)》《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专题》《鲁迅研究》等专业课程。2005年以来,共计发表本专业论文30余篇,主要关注谈歌研究、鲁迅研究、张爱玲研究和保定作家群研究等。主编《雄安新时期作家作品》(雄县卷),参编《雄安新时期作家作品》安新卷和容城卷。主持完成校级教改课题《现代文学史教学中实践课的设计与操作研究》、市级课题《谈歌小说及其人文精神研究》、省社科基金课题《谈歌小说的现实主义流变及其创新》,在研省社科基金课题《谈歌论》等。

马兰,语言文字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汉语方言学博士。主要担任古代汉语、汉语训诂学、汉语音韵学、汉语方言概要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和地域文化。主持或参与《区域类型学视角下的甘青河湟方言语法研究》《燕赵文化视角下的保定民间歌谣及其当代价值》《保定民间歌谣的历史渊源及流变》《保定方言音频资料库建设》等科研课题。先后发表《燕赵文化视角下的保定民间歌谣及其当代价值》《从文化传承看保定民间歌谣的现实意义》《方言词汇在保定民间歌谣艺术表现中的作用初探》《理扁舟于五湖,对白鸥而忘机》等二十篇论文,参编《高里方言志》1部。

李新,民革党员,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副教授,保定学院2024 European Cup专任教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课程教学。现已出版《宋代杜诗艺术批评研究》《杜甫诗史因革论》《中国“世界文化名人”与“千年英雄”艺谭》《<三国演义>诗词文全注及研究论稿》等专著,另有<康震评说诗圣杜甫>辩误》《李白与杜甫:商业文化与农耕文化不同的精神表现》《试论杜甫诗歌“集大成”说的生成与内涵》《试论冯梦龙“三言”对苏轼的传播与接受》《试论宋代杜诗“沉郁顿挫”论的生成与内涵》等多篇学术论文。

白云霜,河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毕业,文学博士。长期从事现代汉语、汉语修辞学、公文写作等课程教学,研究方向为汉语词汇学。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规范化标准化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写作学会公文写作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河北省语言学会会员。主持省级和市级课题多项,出版著作一部,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一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一篇获保定市第十一届社科成果三等奖。参编的舞台剧《家在雄安》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

毕业生风采

晋彪,2011年毕业于保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4年毕业于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 2014年至今,在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从事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及科研专干工作,小学高级教师,辽宁省小学语文核心团队骨干成员,辽宁省群文阅读课题项目组组长。主持或参与《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实践研究》《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群文阅读实验研究》等多项省市课题,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得全国首届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优秀论文奖,辽宁省教育科研优秀论文一等奖。

马文明,1986年生人,2011年毕业于保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4年毕业于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 2014年至今,在大连市沙河口区颐和星海小学从事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工作,小学高级教师。参与《中华传统经典诵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实践研究》《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在《现代语文》《散文诗》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贾志欣,中共党员,2014年毕业于保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考入中国传媒大学,文艺学专业研究生。现就职于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

赵佳颖,2014年毕业于保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2017年校招进入百度从事互联网工作。

李惠敏,2015年毕业于保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年考入辽宁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现就职于河北外国语学院。

李姝,保定学院2016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本科期间获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河北省三好学生、河北省优秀志愿者;北京师范大学2019届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硕士期间获学业一等奖学金,参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创业项目,比利时根特大学交换学习项目。现为澳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学博士,获学业优秀助学金,硕博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陈学江,河北黄骅人,中共党员,2017年毕业于保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年8月通过省选调生选拔考试,到保定市满城区神星镇人民政府工作。4年间,历经市、县、乡多岗位锻炼,201911月在满城区纪委监委工作,202011月进入保定市总工会工作。

王理娜,2017年毕业于保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后考入河北师范大学2024 European Cup,文艺学专业研究生。在校期间荣获校级优秀毕业生、处级优秀共产党员、校级三好学生、校优秀学生干部、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优秀奖学金二等奖等荣誉称号。

张学佳,2017年毕业于保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后考入河北师范大学2024 European Cup,中国古代文学方向研究生。

王耀堃,男,河北邯郸人,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毕业于保定学院2024 European Cup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8年,报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由共青团河北省委统一安排到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开展服务。被选举为王益区西部计划志愿者团支部书记,负责王益区西部计划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管理和街道办事处日常工作。20199月,通过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选派到邯郸市永年区工作,目前负责区委领导各类文稿起草、活动组织等工作。

白月帆,内蒙古呼和浩特人,2018年毕业于保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担任团支书。2018年考入沈阳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目前就职于内蒙古乌盖苏木人民政府。

张新宇,20149月考入保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曾任中文系心理协会主席一职,2018毕业,同年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河北大学2024 European Cup,就读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担任2024 European Cup研究生会宣传部部长。

范姝琦,2020年毕业于保定学院2024 European Cup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期间积极上进,成绩优秀,毕业同年考入福建师范大学。

魏星宇,保定学院2024 European Cup2016级汉语言文学四班班长。大学期间思想上进,兴趣爱好广泛,代表班级参与多次文艺活动,学习成绩优秀,2020年毕业,考入河北大学2024 European Cup,攻读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刘宇,男,河北保定人,2021年毕业于保定学院2024 European Cup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共党员,2021年入职定兴实验高级中学,目前任定兴实验高级中学招生办副主任,高三语文老师、班主任。

孙雅婧,女,2021年毕业于保定学院2024 European Cup,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共党员。在校期间始终牢记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曾担任院团总支副书记、院新媒体主席,2018年在领导以及老师的支持和带领下,成立了我校第一个创新创业社团,草图文创。2018--2019年连续两年前往保定阜平参加“推普脱贫攻坚”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保定莲池周刊、中国轻工杂志记者站、中国青年网发表多篇实践报道。2021年获得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优秀毕业生,同年4月通过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参加工作后主要负责支部建设、人事管理等工作。

苏梦圆,女,河北张家口人。2021年毕业于保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就读于渤海大学2024 European Cup,2021级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为魏晋唐宋文学、北方民族文学。在校期间脚踏实地,认真向学,获得渤海大学研究生奖学金。

夏铮,女,河北保定人,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2022年毕业于保定学院2024 European Cup汉语言文学专业,2021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校期间踏实努力、勤奋好学,获得优秀共青团员、校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毕业生及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二等奖学金。20179月至20199月服役于武警内蒙古总队,期间获“优秀义务兵”称号,记嘉奖一次。20227月,通过山东省公务员招录考试,主要负责调研信息撰写、领导讲话起草等工作,2023年获市组工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刘蔚,2022年毕业于保定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期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志愿者。北京语言大学2022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成绩优异,获得研究生新生三等奖学金。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东路3027号   邮编:071000   院长信箱:wxyqa@bdu.edu.cn   Copyright ◎ 2014 2024 European Cup live football scores results 版权所有